2024年公租房申请条件
公租房:申请人具有本市市区常住城镇居民户籍,或持有有效期内的《浙江省居住证》。申请人家庭人均收入低于规定标准,该标准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等适时调整。申请人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规定标准,一般是15平方米(含)以下。申请人及家庭成员在市区无房。
- 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 在杭州市区用人单位工作,签订1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并连续缴纳住房公积金或社会保险金6个月以上;- 上年度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61,172元;- 在杭州市区无自有住房。
济南公租房申请条件:户籍:具有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长清区户籍。
北京公租房政策规定的申请条件是:在本地无住房、住房面积低于当地标准的、收入财产低于标准无力购买的、外来务工人员就业达到年限的等,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是可以按照规定来申请公租房的。
广州公租房2024年的申请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申请人应具有本市城镇户籍。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应在15平方米(含)以下。家庭年收入方面,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应在10万元(含)以下,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应在13万元(含)以下。
广州公租房摇号时间
年12月26日到2024年1月2日。根据查询广州本地宝显示:截至2024年1月9日,最新一期的公租房摇号时间在2023年12月26日到2024年1月2日。
月26日。根据查询广州本地宝得知,2023年10月16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通过官位发布消息称,推出分配5526套公租房,2023年12月26日公开进行摇号预分配。
以广州为例,该市公租房项目通常会在审核结束后的2个月左右进行摇号。如果申请人中签,则需要再等待一个月左右进行入住手续办理和签约。而在南京,则需要等待3至6个月左右才可以摇号。抽中概率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项目,其公租房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各不相同,因此其中签率也会因此而异。
一般大约三个月左右摇一次号,时间大概是在3月、6月、9月、12月这几个月份摇号,具体流程是先提交申请资料,然后进行审核,之后就可以等待摇号,摇号时间基本就是上述说的那几个月里面,当然也可以登陆公租房APP,会公布摇号时间,也可进行摇号查询。
广州市则是每年公布一次摇号时间,一年只有一次摇号,所有家庭都需在当年内申请公租房,如未中签需再次申请。而上海市公租房摇号周期则为每季度一次,每季度的摇号时间会在季度开始前公布。影响公租房摇号周期的因素 公租房摇号周期的长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杭州公租房申请条件2024
1、经济适用房:申请人须有本市市区(不包括萧山、余杭区 )常住城镇居民户籍,且满一定年限,通常为5年以上。家庭人均收入低于规定标准,收入线一般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家庭财产低于规定标准,如家庭存款、车辆等资产有限制。家庭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一般为48平方米(含)以下。
2、- 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 在杭州市区用人单位工作,签订1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并连续缴纳住房公积金或社会保险金6个月以上;- 上年度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61,172元;- 在杭州市区无自有住房。
3、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求申请人具有市区常住户籍5年(含)以上。申请家庭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61172元。申请家庭在市区无房。新就业大学毕业生和创业人员,要求申请人具有市区常住户籍,或持有公安机关签发的有效期内的《浙江省居住证》。申请人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等。
4、在本地无住房或者住房面积低于规定标准;(2)收入、财产低于规定标准;(3)申请人为外来务工人员的,在本地稳定就业达到规定年限。具体条件由直辖市和市、县级人民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报本级人民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
5、杭州公租房的申请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申请人需持有杭州市区常住户籍或有效期内的《浙江省居住证》。申请人应具有中级(含)以上职称、或高级(含)职业资格证书且持证满2年、或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毕业未满7年(硕士及以上学历不受此限制)。
2023年广州公租房申请时间
年广州公租房的申请时间如下:第一季度:2023年3月1日到2023年5月31日。第二季度:2023年6月1日到2023年8月31日。第三季度:2023年9月1日到2023年11月30日。第四季度:2023年12月1日到2024年2月28日。每个季度的申请时间都略有不同,请注意及时关注相关公告。
年广州公租房网上预申请时间为2022年12月11日-2022年12月28日。公租房申请一般有受理、初审、复审、公示、轮候等5个步骤,通过后申请人可在公租房信息网或申请点查询。
广州市2023年公租房房源全面解读广州市2023年计划推出5526套公共租赁住房,覆盖天河、白云、黄埔、番禺、海珠和荔湾等多个区域,为符合条件的户籍家庭提供房源。申请者需在2023年10月17日至12月26日期间进行意向登记和摇号预分配。
广州市公租房申请条件2023时间申请条件满足:申请人及联名申请人须持有本市户口,且在本市工作或生活,但下列情形除外:申请人的配偶和未满18周岁的子女非本市城市户口,但在本市工作、生活的,均为共同申请人;因就学、服兵役等原因而迁出本市的,可以成为共同申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