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石碑上刻有《岳麓书院碑记》,这是明代嘉靖年间由著名学者、政治家、文学家王守仁(王阳明)所撰写。碑文主要讲述了岳麓书院的历史沿革、教育理念以及王阳明对岳麓书院的重视和期望。
碑文原文如下:
“岳麓山之麓,古有书院,昔者孔门弟子,于此讲学,至今犹存。吾闻之,教化之本,在乎人心。人心者,天下之大本也。故古之王者,必择天下之中,以为教化之所。岳麓书院,盖取诸此义也。
夫书院者,所以明道、传道、行道者也。道者,天下之公道,人心之公理也。明道者,所以使人知其所行,传道者,所以使人行其所知,行道者,所以使人成其所行。是以古之书院,无不以明道为宗,以传道为任,以行道为功。
吾观岳麓书院,规模宏敞,制度严整,藏书丰富,师道尊崇。其所以教人者,莫不本于道,以道为宗,以道为归。故能启迪人心,激发志气,培养人才,成就事业。
噫!书院之设,所以明道也。明道之要,在乎致良知。良知者,人心之本体,道心之所在也。致良知者,所以使人自反其心,自求其道,自得其所也。故书院之教,必先使人致良知,然后能明道、传道、行道。
嗟乎!天下之书院,莫不以此为宗。而岳麓书院,独以明道、传道、行道为务,岂非天下之书院之宗哉!”
这篇碑文表达了王阳明对岳麓书院的重视和期望,也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