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审批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用血科室必须严格掌握用血适应证和禁忌证,合理应用血液资源,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保证临床科学、合理、安全、有效输血。输血适应证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
申请量在600毫升-1000毫升,由经治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签字,红细胞血液大于10单位,全血大于2000毫升,须经输血科医生会诊,由输血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部批准。急救输血(大量失血、急性创伤、换血):红细胞悬液大于5单位,全血大于1000毫升,由申请科室的科主任或副主任签字后,送输血科配血取血。
对于600毫升以下的输血申请,我们将严格控制。除非患者病情确实需要,否则原则上不会进行输血。若确需输血,必须经过科主任和医务部的批准,才能输注成分血。 当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80g/L或血细胞压积低于30%时,方可考虑输血。
首先,输血申请与审批是输血制度的第一道防线。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输血申请审批制度,明确输血指征、禁忌症,确保输血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医生在申请输血时,必须详细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并由上级医师或科室主任核准签字后,方可备血。
现制定我院临床输血申请,审核制度如下:(一)输血申请制度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县医院)备血。
未完成年度献血任务的单位未按规定交纳献血补偿金的,其未完成的献血指标数累加到下一年度。第十三条 医疗机构对临床医疗用血实行审批制度。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掌握用血条件,主治医师认为患者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当开具《医疗用血通知单》,按有关规定履行申报手续,并将有关内容记入病历。
输血治疗-红细胞悬液
1、出血:急性失血、产后出血等,一般对失血量在20%以内患者,可单独输用红细胞悬液;超过20%时,则配合其他成分输血。各类贫血:特别适用于输用血浆时发生变态反应患者。体外循环。围手术期红细胞比容低下者。
2、红细胞悬液即临床上所用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主要用于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以下是关于红细胞悬液的详细解释:制备过程:红细胞悬液是通过三连袋采集人的血液,经过离心技术移除大部分的血浆后,再加入红细胞保存液制备而成的。主要成分:红细胞悬液的主要成分是红细胞。
3、红细胞悬液输注是临床上治疗贫血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我国输血管理办法规定红细胞悬液,离开专用存储冰箱30分钟内开始输注,1个单位的红细胞悬液一般要求在2小时内输注结束。如果患者的身体情况可以,心功能正常,也可以在40-60分钟内输注完成。
大量输血申请审批制度
申请量在600毫升-1000毫升,由经治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签字,红细胞血液大于10单位,全血大于2000毫升,须经输血科医生会诊,由输血科主任签字后报医务部批准。急救输血(大量失血、急性创伤、换血):红细胞悬液大于5单位,全血大于1000毫升,由申请科室的科主任或副主任签字后,送输血科配血取血。
法律分析:临床输血申请分级管理、审核、报批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用血科室必须严格掌握用血适应证和禁忌证,合理应用血液资源,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保证临床科学、合理、安全、有效输血。
对于600毫升以下的输血申请,我们将严格控制。除非患者病情确实需要,否则原则上不会进行输血。若确需输血,必须经过科主任和医务部的批准,才能输注成分血。 当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80g/L或血细胞压积低于30%时,方可考虑输血。
现制定我院临床输血申请,审核制度如下:(一)输血申请制度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县医院)备血。
根据查询道客巴巴网显示,输血申请单由经治医师填写,严格执行审批制度,经医务部医师审签后同血样本一起提前呈交输血科,输血科接到申请单后及时进行登记并做好相关血液准备。择期手术用血量预计大于1600m1或8U者,提前4天送血样到输血科,输血申请单报送医务科审批后送输血科。
2019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之输血指南1
第一条 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
毫升。根据查询《临床输血技术规范》,7克血是指血红蛋白70克杠升;成人每次输血量为200到400毫升,儿童每次输血量为5到10毫升或公斤体重;因此,7克血需要输血的量为7杠1000等于0.007升,即7毫升。
第一条 制定本实施细则,以确保临床急救用血需求,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第二章 输血申请 第二条 输血申请由经治医师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主治医师核准签字,并与血样一同提交至输血科备血。出血量少于400毫升的患者可不输血,可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代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