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写出古代杨贵妃想吃岭南特产荔枝的故事,并写出大意。 2、...
文章目录:
1、写出古代杨贵妃想吃岭南特产荔枝的故事,并写出大意。2、传统小吃花生的故事3、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拖罗饼深受消费者青睐,化州拖罗饼的由来是怎样的...4、介绍肇庆特产作文100写出古代杨贵妃想吃岭南特产荔枝的故事,并写出大意。
但是为了讨好杨贵妃的欢心,唐玄宗还是令人骑上快马,从岭南七天七夜,以接力的方式,从千里之外运送荔枝到长安,以供杨贵妃享用。
《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就是杨美女喜欢吃这个荔枝,然后了离的比较又远,你晓得荔枝要新鲜才好吃,而古时候了保存技术又不过关,所以快马加鞭了,跑死了人,跑死了马。
由于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宠爱,自然会尽力满足她的偏好。吃荔枝,而且要吃新鲜荔枝——这个重要的问题也就摆上了台面。当时从盛产荔枝的岭南到长安,路程在大约2100多公里以上。
传统小吃花生的故事
1、南乳花生是广东特产,为清末广州一个叫“盲公德”的盲人所首创。南乳又叫红腐乳,是用红曲发酵制成的我国特产豆腐乳,以开胃消食、风味独特著称。
2、制作鱼皮花生需要准备好以下材料:白鱼皮(不宜选凤尾鱼皮),花生米,油,盐,糖,姜片。首先,将鱼皮切成方形或条形块状,静置过夜,以便晾干。第二天将鱼皮放在开水中焯烫,煮熟后捞起沥干备用。
3、关于花生的典故如下:关于花生,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花生并不是长在地下,而是长在秧子上。有一个姓骆的孩子,他的任务是帮助母亲看护花生田,防止鸟儿啄食花生。
4、花生 有一个神话故事,说在很早以前,花生也跟扁豆一样悬吊在秧子上。有一个性骆的孩子.每天都要到花生地里大驱赶乌鸦。他非常勤奋好学。但是为了保护花生不受乌鸦的啄食。只好终日在花生地里来回奔忙.根本无法读书。
5、花生,1503年《常熟县志》说:“三月栽,引蔓不甚长,俗云花落在地,而生子土中,故名。”花生的故事:大概在中日战争期间,日本人发现花生有致癌作用,就把大量的花生运到中国,让中国人种植并食用,以减少人口。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拖罗饼深受消费者青睐,化州拖罗饼的由来是怎样的...
1、茂名化州拖罗饼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代贞观年间。当时,化州与海南之间经常进行贸易往来,海南的椰子被运到化州。据说,当时在化州城有一个名叫罗兴的男子,他以做饼为业,每天担着自制的酥饼敲着铜锣到城区沿街叫卖。
2、年12月,化州拖罗饼制作技艺被广东省人民批准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它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从此,拖罗饼成了化州的 “名牌月饼”。
3、化州拖罗饼源于唐代贞观年间,相传当时石龙城(化州城)有一男子名叫罗兴,20多岁就以做饼为业,每天担着自制的酥饼敲着铜锣到城区沿街叫卖,叫卖声和铜锣声拖得特别长。久而久之,大家就将他这种饼叫“拖罗(锣)饼”。
4、千百年来,拖罗饼的制作技艺,由罗氏传陈氏,既传承又创新,已成为化州市、茂名市,直至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它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化州拖罗饼制作业,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5、据明代万历年间编修的《高州府志》载:化州拖罗饼源于唐代贞观年间。相传石龙城(化州),有一男子名叫罗兴,20多岁就以做饼为业,每天挑着自制的酥饼到城区沿街叫卖。
介绍肇庆特产作文100
裹蒸广东肇庆可是最出名的,用的是本地特有的冬叶、水草来裹个大大的粽子,所以又叫裹蒸粽。逢年过节端人素有喜食裹蒸的世习。肇庆裹蒸系粽子中的一种。用料包制特别。
肇庆是个旅游城市,肇庆的特产有很多,例如:端砚、肇实、裹蒸粽、四会沙糖橘、德庆贡柑、高要草席……其中,裹蒸粽最好吃的。裹蒸粽呈锥形,就像一个金字塔。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一个节日,而在这一天,差不多家家户户都会吃上一个大大的裹蒸粽,而在我的家乡,最兴的就是自己包的裹蒸粽了。 一个清晨,雾还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朦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