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坯上釉后裂开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釉料与坯体膨胀系数不匹配:釉料和坯体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两者膨胀或收缩的程度不同,导致釉层与坯体之间产生应力,从而引起裂开。
2. 釉料中含水量过高:釉料在高温烧成过程中,水分会蒸发,如果釉料中含水量过高,在烧成过程中水分蒸发不均匀,会导致釉层产生应力,从而裂开。
3. 釉料成分不纯:釉料中杂质过多,可能会在烧成过程中形成气泡或裂纹。
4. 烧成温度控制不当:烧成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釉层与坯体之间产生应力,从而裂开。
5. 烧成时间过长或过短:烧成时间过长,釉料可能过度熔化,导致釉层与坯体分离;烧成时间过短,釉料可能未完全熔化,导致釉层与坯体结合不牢固。
6. 坯体干燥不充分:坯体在施釉前未充分干燥,水分在烧成过程中蒸发,导致坯体收缩,从而引起釉层裂开。
7. 釉层厚度不均匀:釉层厚度不均匀,在烧成过程中可能导致应力集中,从而引起裂开。
8. 釉料与坯体表面处理不当:釉料与坯体表面处理不当,如表面有油污、灰尘等,会影响釉料与坯体的结合,导致裂开。
为了防止素坯上釉后裂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择合适的釉料,确保釉料与坯体的膨胀系数相近。
控制釉料中水分含量,避免过高。
确保釉料成分纯净,无杂质。
严格控制烧成温度和时间。
确保坯体干燥充分。
保持釉层厚度均匀。
对釉料与坯体表面进行处理,确保结合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