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德州大汶口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重要文化类型,距今约6000年至5000年左右。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的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其中以山东省德州市大汶口遗址最为著名,因此得名。
大汶口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1. 农业发展:大汶口文化时期,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较为成熟的耕作技术,如耕种、播种、收割等。
2. 制陶技术: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制作技术相当成熟,有红陶、灰陶、黑陶等多种类型,其中黑陶尤为著名,其表面光滑、质地坚硬,被誉为“黑如漆,亮如镜”。
3. 墓葬制度:大汶口文化的墓葬制度较为复杂,有土坑墓、土圹墓、石棺墓等多种形式,墓葬中出土的随葬品丰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和贫富差距。
4. 玉器制作:大汶口文化时期,玉器制作技术也有显著进步,出现了玉琮、玉璧、玉璜等玉器,其中玉琮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玉器。
5. 建筑技术:大汶口文化时期,出现了土坯建筑,这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进步。
大汶口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重要文化阶段,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