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指1936年12月12日发生在中国西安市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这次事件是由中国国民党内部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目的是为了逼迫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介石停止内战,转向抗日。
以下是西安事变的几个关键点:
1. 背景:当时的中国正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家危机深重。而蒋介石政府内部存在着严重的派系斗争,同时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即先解决国内的共产党问题,再考虑抗日。
2. 起因:张学良和杨虎城认为蒋介石的政策不利于抗日,而且对共产党和民众的态度也过于强硬。因此,他们决定采取行动,逼迫蒋介石改变政策。
3. 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临潼华清池将蒋介石软禁,并发表通电,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4. 结果:在国内外舆论和爱国人士的强烈要求下,蒋介石被迫同意联共抗日。经过谈判,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与共产党合作抗日。1937年1月,蒋介石被释放。
西安事变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开始,也为抗日战争的爆发创造了条件。